一是为硬件建设“解绑”。平度市把乡村教育振兴当作重点民生工程来抓,自2015年以来,累计投入26亿元,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、教师周转房等重点项目工程。投入8.27亿元持续实施城区义务段学校新建、改、扩建工程,有效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。投资4.6亿元新、改、扩建农村标准化幼儿园324所。投资7200余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,全市学校配备“班班通”“同步课堂”等现代化设施设备。
二是为机制建设“解绑”。为加快创建“教育名城”、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,出台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“十五条意见”,又推出“五大行动”等一系列改革思路和举措,着力破解当前教育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问题,让束缚薄弱学校发展的软件因素进一步“解绑”。
三是为师资配备“解绑”。多措并举推进教师全面轮岗交流,近年来考录的中小学新教师,主要补充到了农村及薄弱学校。近3年,460多名教师通过支援农村教育、到城区顶岗培训进行了城乡双向交流。每年安排不少于10%教师进行小学教育单元内交流。对音体美教师短缺学区学校采取巡回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。将不断提高城乡教师交流比例,最终实现教师100%交流,实现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化、常态化。
四是为办学模式“解绑”。采取名校“1+N”策略,在初中、小学、幼儿园三个学段分别成立4个、5个、4个教学联盟,联盟校开展全方位深入交流合作,形成城乡共建、资源共享、以强带弱、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。
五是为学科建设“解绑”。2018年开始,平度向农村薄弱学校派驻“学科建设工作队”,队员由城区学校近3年来业绩考核成绩均为良好以上等次的备课(教研)组长组成,到受援学校担任相应学科的“第一备课(教研)组长”,指导受援学校学科教学及建设。从本学期开始,已有15支工作队进驻薄弱学校,目前成果初现,受援学校反响非常好,下一步,平度将进一步推广这一举措,让更多薄弱学校从中受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