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3 年,平度市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积极响应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号召,成立了“学雷锋小组”,与东关村63岁的五保户姚奶奶结成了帮扶“对子”,不间断地照顾姚奶奶的起居生活,给她无微不至的关爱……几代少先队员接续照顾姚奶奶38年,一直到2001年101岁高龄的姚奶奶去世。
如今 64 岁的张海英,是第一批照顾姚奶奶的“学雷锋小组”成员之一。她知道姚奶奶在40 多岁的时候就患了眼病。张海英长大后考上了医学院,学习了眼科知识,发现姚奶奶患的是白内障。于是,她带着姚奶奶做了手术,让当时已 80 多岁的姚奶奶重见光明。
“学雷锋的习惯影响了我的一生。在后来的从医生涯中,我一直像雷锋那样帮助需要帮助的患者。”这是张海英的心里话,更是学雷锋活动对一批又一批“学雷锋小组”成员影响的缩影。他们都说,自己的优秀品质是在姚奶奶的小土屋里培养出来的。
队员们坚持照顾姚奶奶 38 年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,也让人们更真切地理解了什么是雷锋精神、如何传承雷锋精神、雷锋精神就在自己身边。
38年一直照顾姚奶奶,是一种坚守;56年开展学雷锋活动,是一种传承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平度市实验小学少先队不断创新学雷锋活动的形式,丰富雷锋精神的内涵。
学校少先队定期组织队员们到养老院慰问、看望老人,为老人包饺子、表演节目,给他们送去快乐和温暖;带领队员们开展“续写雷锋日记”活动,弘扬雷锋精神;号召全校师生从“微事”做起,集微成大,并开辟了“为身边的好人好事点赞”专栏,传递正能量……
如何让学雷锋活动长久地持续并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?如何在学雷锋活动中培养少先队员的感恩之心?
平度市实验小学现任校长张晓峰带领全校师生认真探索,找到了新的突破口--搭建“小手拉大手,我和爸妈一起学雷锋”活动平台:至少3个家庭组成一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,至少3名教师组成一个教师学雷锋服务团队,根据共青团平度市委提供的贫困且需要帮助的学生名单,尽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关爱和帮扶,直到他们的家庭脱贫。
截至2018年10月,全校已有 72 个家庭、28名教师参与“小手拉大手,我和爸妈一起学雷锋”活动,共帮扶贫困学生 14 人,捐款、捐物合计 27 万多元。
新时代里,雷锋精神正如和煦的春风,传扬着人人向善、帮扶贫弱的好风气;又如灿烂的阳光,在每一个寒冷的角落闪光,温暖你我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