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提升。投资2.3亿元的育才学校和第二实验小学建成招生,凤台中心幼儿园新建、胜利路小学和蟠桃小学扩建加快实施,沈阳路小学和同和实验小学新建正在推进。投资1.3亿元完成115所中小学操场改造工程,平度孩子结束了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两脚泥”的历史。投资800万元完成16所青岛市标准化食堂新建项目,提升了中小学食堂条件和管理水平。争取青岛市教育局扶持1500万元用于改善6处薄弱乡镇学校的办学条件。投资1000万元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建洗浴房5000平方米。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,完成158个同步课堂的建设任务,129所农村中小学(含校区)实现无线网络覆盖。成立平度市博爱教育基金,2018年内筹集300余万元,助力平度教育和体育改革发展。
二是办学模式进一步创新发展。实施名校“1+N”联盟办学,在幼、小、初三个学段分别成立了4个、5个、4个发展联盟,形成城乡共建、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。持续推进跨区域联合办学,39所农村学校和青岛市35所优质学校跨区域合作, 39所学校干部教师到青岛跟岗培训达到1000余人次,直接受益人数占教职工总数的80%以上;青岛合作学校共为平度学校送优质课1600多节,双方互相参加教研活动800多次,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。进一步优化设学布局,对29个校区、教学点进行合并,受到家长师生欢迎。
三是“家校社共育”平度经验唱响全国。家校社共育获青岛市教育改革创新奖、山东省一等奖。在国家级会议上做经验交流,教体局获“金推手”奖,系青岛唯一。被授予“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”,全国共4家。成功举办平度市首届家长节,20万家长积极参与。“万名教师访万家”活动持续开展12年,累计帮扶学生18.4万人次,直接帮扶资金1090万元。
四是高中小幼资助体系实现全覆盖。高中小幼全覆盖的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,筹集资金2380.47万元,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9894人次。2018年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签订合同709份,发放贷款586.09万元;募集资金574.8万元,资助大学生350名。
五是教育知名度美誉度打开新局面。人民日报、光明日报、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,多次报道推介亮点经验。700余篇稿件在青岛市级以上媒体发表,220余条亮点信息被上级部门采用推广。在平度电视台开设《今日教育》专题栏目,推出35期报道。